在人体的复杂生理系统中,血管承担着运输血液,为各个组织器官输送养分和氧气的重任,如同生命的高速公路。然而,一种名为血栓的 “隐形杀手”,却悄然潜伏在血管之中,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。
血栓,简单来说,就是血液在血管内不正常地凝结成块。它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,涉及多个因素。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起始点,当血管壁因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烟等因素受损时,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破损处,就像一群工人聚集在道路破损处开始修补工作。同时,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激活,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,交织成网,将血细胞网罗其中,逐渐形成血栓。血流状态的改变也起着关键作用,长期久坐、久卧、长途旅行等导致血流缓慢,如同高速公路上车辆拥堵,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。此外,某些疾病(如恶性肿瘤、自身免疫性疾病)、药物(如避孕药)以及遗传因素等,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仿佛给血液增添了 “黏性”,更易形成血栓。
血栓之所以被称为 “隐形杀手”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初期症状隐匿,难以察觉。许多人在血栓形成早期,身体可能没有明显不适,依旧正常生活工作。但随着血栓逐渐增大,或在某些诱因下突然脱落,随血流流向重要器官,便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。
当血栓阻塞脑部血管,会导致脑梗死,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。脑梗死发生时,相应区域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,患者可能瞬间出现偏瘫、失语、口角歪斜、意识不清等症状,即便经过抢救保住生命,也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,如肢体残疾、认知障碍等,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
若血栓在冠状动脉内形成,会阻断心脏的血液供应,引发心肌梗死。心脏犹如人体的 “发动机”,心肌梗死发作时,患者会感到剧烈胸痛,如同胸口被巨石压迫,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、大汗淋漓、恶心呕吐等症状。严重的心肌梗死可导致心脏骤停,短时间内危及生命。
肺栓塞同样是血栓引发的严重疾病,当下肢深静脉等部位的血栓脱落后,随血流进入肺动脉,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,会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受阻,气体交换障碍。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呼吸困难、胸痛、咯血等症状,病情进展迅速,若得不到及时救治,死亡率极高。
血栓对人体的危害远不止于此,它还可能影响肠道、肾脏、四肢等部位的血液供应,导致肠道缺血坏死、肾功能受损、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。
鉴于血栓的巨大危害,预防工作至关重要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血栓的基础,如合理饮食,减少高油、高盐、高糖食物摄入,多吃蔬菜水果、全谷物;适量运动,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;戒烟限酒,避免熬夜等。对于高危人群,如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,长期卧床或术后患者,孕妇等,更要提高警惕,定期体检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预防等措施。
血栓虽隐匿,但并非不可预防。我们应增强对血栓的认识,重视自身健康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守护好生命的 “高速公路”,让血栓这个 “隐形杀手” 无机可乘。